8月22日下午6時,第七期黄瓜app文學讀書會分享活動在黄瓜app三樓聚客會議廳如期舉行。本期讀書會的主題爲“最好的我們”,也同步開展了主題爲“最好的我們”的征文比賽。
火雞-吴利活《最好的我們》、知鸟-周芳《喬家的兒女》以及安鳥-周連安《母慈子孝》,精彩紛呈,引起聽衆共鳴和深思。
《最好的我們》(火雞分享)
人生的三個堅持:
一、堅持鍛煉身體
二、堅持學習知識
三、堅持獨立思考
最好的我們一直在明天!
《喬家的兒女》(知鳥分享)
作品簡介:
《喬家的兒女》讲述的是母亲去世后,乔家五个兄弟姐妹的成长故事,他们像一棵大树的枝干,向不同方向成长,却始终紧密相连,彼此支持。所谓兄弟姊妹啊,就是说,生命中有些痛苦,他们相互给予,却又相互治愈。
經典書評:
看到窗戶縫中透出的一絲光亮,告訴自己,總有個明朗朗的世界存在。這個內心柔軟的作者不過是想鼓勵我們:人生匆匆數十年,生老病死、愛別離、恨長久、求不得、放不下;不必用些無謂的念頭去折磨自己,也沒有什麽心結是無法解開的。---作者未夕
兄弟,不是永不交叉的鐵軌,倒像是一株雨樹上的枝葉。雖然隔開三十尺,但是同樹同根,日開夜合。看同一場雨直直落地,與樹雨同老,挺好的。---龍應台
《母慈子孝》(安鳥分享)
作爲母親,要立志爲祖國爲人民培養技術人才。
茂森在2006年給媽媽的生日賀卡中總結:媽媽,在過去的33年裏,您用愛心之土培育,以智慧之水澆灌,使我從一棵小樹種,逐漸發芽、茁壯、長大。回首走過來的路,您現在可以欣慰地說:“我的辛苦得到了安慰。我爲社會培養了一名博士。我當上了教授的母親!”
茂森17岁那年正在广州上中学,当父亲生日的时候,茂森填了一首词《念奴娇 子承父志》献给父亲。
各抒己見·大家談
鴻蒙鳥/李毓:做最好的自己,向俞敏洪學習,自我叠代成功法。喬家的兒女,心得:只有懂得了責任,才能懂的家庭的意義。
珍珠鳥/胡芳華:火雞提到我们要保持良好的状态,这和孔子说的“少年忌色,中年忌斗,老年忌得”相吻合,每个阶段保持最好的状态就是最好的我們;安鸟提到母慈子孝,七十有个妈,八十有个爸,有了父母庇护,我们永远是最好的我們。
水鳥/謝正水:我覺得人生是個不斷完善的過程,對自己自己的性格,思想,行爲等不斷修正,除了平日的感悟和感知之外,再通過自己不斷的學習,不停的內催化,然後慢慢變成想要的自己,它可能不完美,但是蛻變的這個過程就是最好的自己。
布谷/秦興江怎样成为最好的我們?今天的读书会紧贴主题,精彩纷呈!可以说,三位小伙伴的分享各有千秋,引人入胜,发人深思。大家的讨论也都很精彩,读书会整体水平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。